文艺青年马中才:卖广西螺丝粉,月赚10万

文艺青年马中才:卖广西螺丝粉,月赚10万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及其创业搭档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

文艺青年马中才:卖广西螺丝粉,月赚10万

  创业是创业者及创业搭档对他们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需要创业者及其创业搭档组织经营管理、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艺青年马中才:卖广西螺丝粉,月赚10万,欢迎阅读与收藏。

文艺青年马中才:卖广西螺丝粉,月赚10万

  胸怀老板梦的辜奎,毅然决定辞职回乡创业。敏锐的商业头脑、过人的吃苦能力,加上优惠的政策支持,短短几年时间,他就从一名每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打工仔,华丽蜕变为年收入近百万元的小老板。

  做一碗记忆中的螺丝粉

  生在湖南却从小在广西长大的马中才,对于当地特色的螺蛳粉情有独钟。螺蛳粉是柳州人的最爱,早餐、正餐、宵夜都有人吃它,过节更受欢迎。“自己喜欢吃很辣很辣的螺蛳粉。”马中才第一本小说《黄了青梅》中这样写道,他说,在南宁上学期间,就爱上了螺蛳粉,给《萌芽》写的好几篇文章也提到自己晚上经常以螺蛳粉为宵夜。“对螺蛳粉很有感情,不知不觉就写到了自己的小说里。”

  螺蛳粉是起源于广西柳州的一种风味食品,以江河中的小螺蛳和猪骨加以秘制香料熬汤,配以弹性十足的柳州圆米粉,再加上酸笋、酸豆角、咸萝卜丁,还有炸过的花生、腐竹及新鲜时蔬,最后再淋上辣椒油与香油,酸、甜、香、辣、鲜味味俱到。

  2008年硕士毕业后,马中才曾在上海聚星国际担任编辑,一年后转战北京,与蒋峰、范少卿、李海洋共同创立北京地上行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作家经纪这一块。成本不大,也不做发行,公司经营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当时,和他一样出自“萌芽系”的郭敬明早做总编了,韩寒也早当车手了,马中才虽然也出版了8本书,却没挣到多少钱。

  公司撑了不足一年,29岁的马中才的第一次创业失败了。转折也许是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除了畅销书作家,在中国搞写作大家都知道,生存就是难题,是继续写下去当个有那么点尴尬的作家,还是不和自己身背的虚名较劲,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做点实际事?

  由于身在异乡带来的寂寥感,马中才常常和广西老家那边的朋友打电话保持联系。有一次他跟柳州的同学打电话,正好对方说在吃螺蛳粉,马中才突然特别想吃。然而这种在广西极为常见的食品,在北京却很不容易找到,马中才常常从公司或家里,坐很远的车穿过大半个城市去寻找那独特的味道。

  马中才突发灵感:为什么不开一家特色螺蛳粉店呢?他很快写了一个方案,并满怀热情地怀揣着这份方案寻找投资方。“我想开一个螺蛳粉连锁店,大概需要100万元投资,但我没有那么多钱。”然而,投资方纷纷表示对螺蛳粉没有信心。

  没有钱也要干。马中才将“百万大计”缩减成一份简单的创业计划,把近年来写书攒下的10万元钱全部拿出,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盘下一个小门面。2010年7月,“螺蛳粉先生”在海淀区蓟门里正式开业。

  为了做出味道“最正宗”的螺蛳粉,师傅是从柳州找的,所需的小螺蛳、酸青笋、酸豆角等食材,都是从广西运来。“开店时条件特别简陋,5张桌子,1个收银台,1个后厨就是全部,连我一起就只有4名员工。”马中才说,由于人手不够,店铺所有事情都要他亲力亲为,有时忙到深夜2点,加上螺蛳粉这种食材需要事先做许多准备工作,第二天早上7点就要起来去采购。这样的创业过程,让颇有些“阳春白雪”的文青体验到了“下里巴人”的艰辛。

  让马中才意想不到的是,小店成了广西北漂们的思乡之地,许多柳州人、南宁人、南方人纷纷到他的店里寻找家乡的味道,并借此排遣乡愁。同时,也有不少外地人通过“螺蛳粉先生”,了解并喜欢上柳州螺蛳粉。

  此时,既当老板又是采购的作家简直忙疯了,但是忙碌就意味着那道转弯摸对了方向,他终于可以不再为生存压力发愁了。“螺丝粉先生”平均一天卖出400多碗,营业额在4000~6000元,仅仅开张3个月,投入的10万元成本就全部收回。

  一年后,蓟门店有了20几张桌子,“螺蛳粉先生”劲松店也开起来了。“蓟门店从开张到现在一直非常火,饭点根本忙不过来,常常需要排长队。”马中才得意地说。

  文艺范十足

  不发传单,不打广告,但有相当一部分顾客口口声声说是“慕名而来”,这家螺蛳粉店究竟有什么推广和宣传的法宝?其实,小店的红火也跟微博离不开关系。“多年以后,你会不会想起这样一个夜晚,那时我们在北京,时值秋季,在螺蛳粉先生家门外的空地,支上桌椅,就着灯光和月亮,叫上三五好友,来一碗火辣火辣的螺蛳粉,就着漓泉,我们一起喧嚣,一起欢乐,一起书写那些肆无忌惮的青春……”这是马中才的一条微博。

  曾获得过“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马中才,是个超级文青,将140字的微博写得生动好玩可谓强项。“每天饭点都能收到订外卖的私信,最多的时候有100多条私信。”马中才率先利用微博订餐,并且几乎每天都与粉丝互动:“这个豆泡好肥哦,一块钱三个,划算不?”“劲松店今天开始有小螺蛳了哦!哪位童鞋喜欢吹的请预定上哦!”

  马中才平时留心观察顾客,在微博中看到粉丝晒的螺蛳粉照片,就会想起顾客到店的场景,用这种方式回复粉丝的微博,会产生浓厚的亲切感。他说:“螺蛳粉先生只不过是故事中的一个地点,每天都有各种故事在这里上演。留心观察这些有故事的人,展现在微博中,跟粉丝特别有共鸣。”于是在他的微博中,诞生了“螺蛳粉先生家的顾客”这个栏目。

  马中才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人物展现在粉丝面前,活生生一部微小说。“‘肥肠先生’每次吃粉都要加肥肠,遇上店里搞活动送小礼物,他会跟我商量能不能把礼物换成肥肠;‘二锅头大叔’每次来都要带一瓶二锅头,并且要求我们把米粉煮得软软的,煮成像粥一样。”这些虽是市井小事,却被马中才讲述的津津有味,充满了人情味,每条都能产生几十个转发量。

  作为“螺蛳粉先生”,他结识了许多“吃货”;作为作家,他有不少媒体朋友,这让他在推广螺蛳粉时,拥有了一般螺蛳粉经营者所没有的资源优势。有了自己无数的粉丝,柏邦妮、蔡骏、吴虹飞等名人都是座上常客,饕餮一番难免要在微博中晒晒。那些大V们吃完习惯性就会点个赞,名人效应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新的吃货们。“每当有名人@了我,当天的粉丝数都会有3位数的增长。”随着螺蛳粉先生越来越火,名人效应愈发明显。

  马中才顺势而为,吃螺丝粉送话剧票,拍照送螺丝粉,发微博讲故事,不用老板吆喝,吃货们吃完自动就转发在评论,很快文艺范十足的螺丝粉先生把自己的店鼓捣成了个文艺吃货的小据点,有年过端午节,送得没礼物了,马中才硬是把自己家人包来过节的`粽子也送了个精光,大家齐欢乐嘛。

  因此,尽管只是某小区菜市场里的小门店,每天从各地专程来吃粉的年轻人络绎不绝,“除了周边的客人和北京的客人,也不乏从内蒙古、长沙、天津等城市慕名而来的。”马中才说,“微博的力量比发传单更有效,很多顾客还成了朋友,到了店里会先去‘微博留言墙’,看看哪些朋友又来过了。”

  据说,在这里吃螺蛳粉的顾客有一套一模一样的程序:先在店门口合影留念,进店后再一顿狂拍,随后发微博一阵狂轰烂炸,然后买碗粉,再一顿狂拍,再发微博轰炸,最后才美滋滋地吃进肚子里,似乎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这碗来之不易的螺蛳粉。

  无意中,马中才成了把柳州螺蛳粉推介给全国人民的网络推手。2009年,他搜索百度与螺蛳粉相关的内容,只有9万多条,而现在,已经有130多万条。其中,央视导演陈晓卿便是从“螺蛳粉先生”了解螺蛳粉。“可以说将柳州螺蛳粉拍摄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绝对有我一份功劳。”对之,马中才非常自豪。

  微博的广泛影响力,让“螺蛳粉先生”的生意更红火。“当初我非常渴望得到100万元创业资金,现在已经有人愿意出得更多入股,但我都没有接受。”马中才说,最初那么难都已经做出来了,现在“螺蛳粉先生”发展得越来越好,他有信心把这个一手培养起来的品牌做得更好。

  更有趣的是,因为开这家小店,还引来了马中才以前的很多作家朋友。“刚开业那会,悬疑小说大师蔡骏专程从上海来北京,来尝一尝老朋友小店的螺蛳粉,让我深受感动。”他说。

  一个月赚10万元

  2012年马中才结婚,漂亮媳妇是广西人,他乐得高兴,重返这块让他留恋不已的地方定居,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想法,我为什么不开家网店呢?无非就是把我的螺丝粉换成个真空包装嘛。

  马中才找了个朋友一起研究如何改装产品,克服了技术性难题后其它就不是问题了。为了确保螺蛳粉材料的新鲜正宗,马中才将淘宝店大本营设在广西。

  2013年3月18日,声名在外的“螺丝粉先生”网店就开张了,与北京的实体店同步运营。早上客服还没把凳子坐热呢,闻风而至的新老吃客们,一拥而进,下订单,晒收货,完了还必须拍照留念得瑟吃上了“螺丝粉先生”的幸福感,跟旋风效应一样,每天吃货们下的订单,都让马中才和20几个团队伙伴干到了半夜。

  马中才的螺蛳粉,在网上13天卖出去1万碗,有个澳洲老外花1000多快递费只是为了买26碗“螺蛳粉”。“让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马中才认为螺蛳粉是世界的,他希望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吃到。更牛气的是,这家网店开半年就做到了两皇冠,在螺蛳粉行业里排列第一,令无数店家羡慕得眼红。

  在“螺蛳粉先生”微博成名后,得到了更多媒体关注和宣传,马中才说,已经有很多老板跟他谈投资的事,足可以让他像当初想像的那样,把螺蛳粉先生开成全国连锁店。令人不解的是,经历了实体店和网店的火爆之后,他却改变主意放慢了扩张的脚步。

  在他看来,小店在微博上与顾客互动的同时也是受到了大家的监督,而一旦扩张过于迅猛,难免会出现服务滞后的问题,一旦传出负面的口碑就会对小店的生意带来很大影响。因此,“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现在,总结好管理经验,再慢慢布局将来。”他当着螺丝粉先生很怡然自得,这头衔给了他财富,如今的螺丝粉先生,实体店和网店加起来月盈利早就超过了10万元。

【文艺青年马中才:卖广西螺丝粉,月赚10万】

关于作者:aifenlezhuancy

大学生创业-女性创业-创业故事--鹏子项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