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如何尽快拿钱?
判断一个市场有没有泡沫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真正进入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支柱公司估值水平如何,再看市场是否存在鸡犬升天的现象,就是那些表现很差的公司也能上市或者估值水平很高。目前来看,巨头公司的市盈率都没有超出合理范围,相对较差的公司股价也很低靡。综合来讲,市场相对比较理性。
从美国市场来说,它的经济基本面没什么大问题,第三季度的GDP增长也有百分之四,是非常好的数字;失业率也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各个领域都有技术或模式创新,不光是局限于互联网,包括生物健康等方向。这些迹象都说明美国整个经济是在比较健康、安全的范围内。
我觉得泡沫更多体现在过去半年里国内早期的创业公司融资估值。比如有些初创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上来就估值两三亿美元,这肯定是不正常的。但是我觉得估值修正已经开始了,在张颖的文章发出来之前,市场心态已经开始有所调整。
国内的高估值比美国要严重。美国A轮融资还是从几十到几百万美金,B轮会上千万美元,甚至更多。但是在国内,有的企业A轮融资就上千万美金,而且四五个月内,估值就能翻五六倍。如果只是个别案例存在这种情况,或许你还可以解释,但是当大部分创业者都带着这种心态去融资,而且还有大量成功的交易发生,你就知道市场已经不太理性,一定是有泡沫的市场。
那么泡沫是如何产生的?在我看来有几点原因: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的确催生了很多新的模式,尤其在生物医药、社区、O2O等比较前沿的领域。大家对这种新型模式还没有建立起客观的估值体系,没有具体量化的指标,只能从市场供需的角度试探。只要有人愿意出高价接盘,就会出现高估值现象。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陌生基金大手笔的投入,无意间推高了价格,但是不具有真正市场定价的标杆作用。
第二,市场中出现了一批新的基金,他们为了能够比较快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和业绩,出手往往比较凶悍,提高了创业者的期待,对高估值也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三,市场中出现了一批相对成熟的创业者,他们此前大都供职于BAT或小米等高成长公司,一定程度上已经建立起个人品牌影响力,并且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只要他们能够拿到天使投资,把公司搭建起来,大量的风险投资就会跟进。这跟整体创业环境变化有关系。
当然,一定程度上也跟退出渠道相关。比如国内的文化创意产业估值高都与A股相关。A股的特点是,最初的投资或并购价格不一定高,但是能够让你看到最后复牌翻几个跟头的前景,自然把大家的姿态给调动起来。比如游族,以十几倍的PE进A股,复牌后翻了三倍,马上变成五六十倍的估值。这对市场肯定具备一定的示范效应。
积木盒子B轮融资是今年易凯的案子,七八家机构都有投资意向,最后我们真正花时间解决的是怎么分的问题。那时候,如果硬往上冲,估值可以更高,只不过后来创始人和团队做了平衡。因为如果你估值冲高,可能会有投资人撤出,其他人进来。这时候创业者要做出评估,是在估值合理的范围内,让我最喜欢的投资人进来,还是一味地追求高估值?在这点上,我觉得积木的团队是比较成熟的。
去年,我们做一家企业的融资,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到10个Term。当这么多人感兴趣的时候,一方面企业的估值必然要推高,最后的成交价比一开始的出价推高将近60%。另一方面,我们会代表企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竞争态势,在整个尽职调查过程中,三组人平行推进,互不干扰,任何条款上对方几乎没有谈判余地,你不同意就出局。所有法律文件谈完后,具备独立投资能力的机构保留两家,另外两三家跟投。积木盒子最终的估值也上浮了百分之三四十。
市场环境还导致融资的味道变异。大家同处于这个行业,本来你融个500万,我融个800万,没什么问题。一旦突然间有人融了5000万,你不顶上去,差距就会迅速拉大。本来你应该集中精力打磨产品、按部就班地做市场,遇到这种情况你也马上把精力转向融资。
更甚者还有一种叫“宣言式融资”。上一轮融的两千万美金还在海外的账户上趴着,没有调回来,就开始融下一轮1亿美金。很多人这么做,就是为了能跟市场和客户讲,我是赢家。我经常接触到一些项目,创始人融那么多钱还没想好怎么花,但是他知道必须融那么多钱,不然就掉队了。这对创业者来讲,不一定是好事。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他们之所以还愿意在高点出手,就是担心错过这一拨,下一拨估值可能更高,甚至根本追不上。再说,市场火爆的时候有人跟你竞争,你就会觉得后续肯定也有人接棒。我曾经帮助一家公司以10亿元的估值拿到一轮融资,仅一个月后,就有人愿意加价60%买下这家公司。这种状态下,投资人的风险意识也相对淡薄。
更何况还有BAT在接盘,他们出于布局的想法,也会是一个天然的投资者。复星、万达等巨头也手握大量资金寻找下一个爆发点。再说,主权基金、退休基金以及对冲基金也随时准备冲进来。
不过近期,市场对估值已经开始修正,以前最猛的时候不管报什么价格,投资人都会先去看下,没什么纪律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先问大概什么价,如果太高,他会说超出我的预期了,以后再说。
还有个变化,如果没有充分竞争,投资人主动把尽调时间延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这很重要。此前,恨不得今天见面,明天就打钱,就怕被别人抢走。推高估值你可以说是资本,但我更觉得是人性。创业者必然希望尽可能地拉高估值。但是回调肯定是从资本开始,创业者没有动力降估值。
2011年时曾有一个资本的低谷,但它不是泡沫破裂后先掉下来再回升。你会发现,有些企业没了就没了,同时有些新型模式出现。所以,任何一个大的浪潮退去,一定是靠谱的公司留下,不靠谱的就倒在沙滩上了。当下的环境,创业如果能够拿到钱,要做一个资金储备。因为你不知道明年四五月份的时候会怎样,虽然不排除经过矫正明年会比现在更热,但是总体来说,早期投资市场趋于冷静或维持现状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该拿钱的还是要尽快拿,在资金层面至少不能输于你的直接竞争对手。市场热的时候要捂着,因为你买什么都贵,一旦市场回归理性,你去整合市场反而要更勇敢。
【创业者如何尽快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