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微信创业的机会在哪?
先说说微信不能或者不适合做什么。今天,微信产品副总经理张颖说,“每一个公众号就是一个APP”。那么按此推理,微信发展的最理想状态就是,用户手机上什么都不用装,装一个微信就够了。
由此,黑豆推断:
1、微信平台盯准的是高频需求。
黑豆沿着上述路径再推理一下,用户对微信上公众平台的需求和对APP的需求是很相似的。用户手机的容量有限,同理用户微信的容量也有限。时至今日,能留在用户手机屏幕上的都是高使用频次、满足主流的需求的APP。同理,用户不会为了一个低频需求去关注一个公众号。顺便提一句,那些大量低频、海量的需求倒是搜索的机会,李彦宏早就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今年推出了轻应用。
对于创业者来说,体量并不重要,受众固定有限(如学校)也没有关系,只要一部分用户会频繁使用你,微信就是好的创业机会。
2、微信平台盯准的是用户的“刚需”。
如果需求足够“刚”,那频次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比如,今天分享的海口美兰机场案例,也许一个用户去美兰机场的次数没有那么多,但是办理登机和安检却是必须要做的,为了省却柜台前排队和安检的.麻烦,关注一个公众号简单的多。
美兰机场信息化负责人邓超特意强调,美兰机场微信提供的服务除了“微信值机”还有“一站通关”。如果没有后面的“一站通关”,值机服务就和航空公司没什么区别了。为此美兰机场和海航集团进行了大量且艰难的流程改造,还设置了专门的安检通道,用户办了值机拿着身份证就可以去安检。可见,后段为用户节省了大量时间,才是其吸引用户的利器。
另外这个案例也可以启示传统产业。在线下,用户刚需比线上多得多,寻找商业机会未必需要视频、搜索这样的大门类,只要用户必须去做的事情都是刚需;此外同一个类别机会并不排他,有美兰机场,也可以有首都机场、虹桥机场。
3、微信平台不适合那些要做决策的用户需求。
看似和微信业务冲突的大众点评同样是其合作伙伴。大众点评副总裁姜跃平特意提到,要区分微信平台和微生活。微生活的确和大众点评有竞争关系,但微信现在要做的是更高层面上的平台,所以在这个层面上大家是伙伴。
同样为用户提供服务,大众点评和微信最大的不同就是,点评是一个决策平台,满足的是用户刚需之上追求品质时的需求。用户如果只需要填饱肚子,楼下小饭馆即可,不需要点评。但未来用户订阅楼下小餐馆服务号,交个外卖顺便支付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也有湘鄂情等商家设立了自己的服务号,服务自己的忠实用户。
可见,当用户有相对明确的需求时,微信是非常合适的平台。但用户决策时,需要浏览很多信息,微信的页面容量有限,反而不太适合。至少目前这还不是微信的机会。
由此推断,如果你的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决策,或者是用户在刚需之上需要挑选时,你还有机会在微信上创业,至少你还有一段时间差。
4、微信不想做太繁杂的线下工作。
微信笼罩服务,之前分析的难度在线上。其实还有更大的难度来自线下。相比网上的一切,传统产业中的零零碎碎是腾讯很难也没有人力去搞定的。无论是现实的资源分配限制,还是PC时代的教训,都让腾讯无力也不想什么都做。腾讯只想做平台,用最少的精力在庞杂的传统产业链上占上一环。众点评能和微信平台友好共处的秘诀也在这里,它建了3000人的团队做线下,做了很多CEO张涛称之为“脏活累活”的工作。
无论是微信在公众平台推出的新的认证体系,微信支付,还是免费开放地理位置、客服等九大高级技术接口,都说明这一点。这些模块都是传统产业无力配备,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却是标准化的。这些都方便所有企业更好地开发出适合自身特色和需求的功能服务。
【2015微信创业的机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