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公司”经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自从2014年3月1日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民间投资热情高涨,新登记企业出现“井喷式”增长。但随着注册资本“门槛”大大降低,也出现了一些“一元公司”。这是否会影响到市场主体的交易安全呢?这是众多创业者都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曾经是我国法律为公司资本设定的一道“底线”。立法者期望通过这一“底线”设置为公司清偿能力提供担保。然而,许多弱小投资者却因此丧失了创业机会。这次实施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则大幅降低了这一准入“门槛”。
根据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除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外,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然而,这次的注册资本改革制度在解决企业“设立难”问题的同时,也伴生着个别经济异象。
有的地方出现了‘一元公司’;有的地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一些新注册企业的出资年限设定为100年;一些企业注册资本很高而到位率很低。
来自工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启动首月,全国新登记企业约30万户,平均注册资本470多万元;其中注册资本最少的是1元,共计59家。
同时也出现了部分企业大幅提升注册资本认缴额、认缴周期较长、资本金实际到位率低等问题。
众所周知,注册资本在交易安全性、资本配置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注册资本登记门槛越高,社会交易的安全性相对越高。而新的注册登记制度实施后,上述问题的出现确实有可能加大企业运营的市场风险。
但是专家 认为:就此担心‘一元公司’在全国大量出现实属杞人忧天,“一元公司”的少数出现非但坏事,反而彰显了我国营商环境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以及“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治精神。
虽然股东有权注册“一元公司”,但为展示自身的雄厚资本实力与信用,通常不应满足于注册“一元公司”;同时,理性债权人一般也应对“一元公司”保持警觉。
小编提醒您,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能保障自己的交易安全!
您要清楚,公司注册资本对其清偿能力确有一定保障作用,但公司一旦成立,其资产才是清偿能力的真正体现。
而且,法律终究代替不了当事人,政府实施注册资本改革的目的就是不再包揽市场交易。既然一个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向社会公示的,交易相对人在明知交易对手资本羸弱的情形下自然应当有足够的理性来判断是否与之发生交易。因此,即使有些投资者滥用法律提供的这种制度优惠,也是一个可由市场机制自身解决的问题。
注册资本只是登记在营业执照上的资本,为什么银行贷款不看注册资本?只要抵押物?原因就是在交易的时候确认的资产才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写在纸上的金额!
【“一元公司”经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