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创业做陶瓷 实现创业梦
“创业”这个名词在多少大学生的内心蠢蠢欲动。不少怀揣梦想的年轻学子转身成为“80后”、“90后”创业者。明年即将毕业的彭丽浩也想把创业路走下去,想把他在大学创业孵化基地3年多的成长经验运用于社会市场。
在众多同龄创业者中,彭丽浩是幸运的。自大一下学期参与学校创业孵化基地,他所创办的“瓷缘”——创意陶瓷礼品店,受多方好评,得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认可,被邀请参加其举办的“创业谷”训练营。同时在第八届江西省创业计划竞赛中,他所带领的瓷缘创业团队荣获银奖,彭丽浩作为创始人荣获2012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每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各异,毕业后选择创业可能会一路坎坷,但我相信美好终会到来。”彭丽浩说。
校园深处结“瓷缘”
彭丽浩,目前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商学院的大四学生,今年23岁。他来自江西鄱阳县的北部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彭丽浩记忆中的童年中,父母总是为钱财的事情吵架,在他12岁那年,母亲离开了他和父亲。彭丽浩14岁那年,父亲在当地矿洞干活时,摔成脑部重伤,丧失劳动力。自此,家里为治疗父亲的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彭丽浩带着父亲,靠四处打工、借钱,终于读了大学。
入校后,学校发来通知,说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可以向学院提交创业计划书时,苦于没钱交学费的彭丽浩想,“孵化基地开店店租费全免、水电费减半,还有老师指导,如果申请成功肯定比我再工地搬砖赚的多。”事实上,彭丽浩的这个想法并不被家人看好,创业需要投入金钱,而且会占用打工的时间。彭丽浩思索再三,还是向孵化基地投递了创业计划书。
当时,一些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同学会用业余做些创意陶艺品,精致美观成本低廉,彭丽浩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市场。经过多次评选后,他的项目因为有创意,有前景被学校批准入驻创业孵化基地。
携病父坚持创业
“瓷缘”正式开张,彭丽浩家里不可能拿出钱作为启动资金。他向合伙的朋友借来8000元用来装修店铺、去景德镇进货,挨个与作坊主谈合作事宜,直到晚上小作坊关门才回到住的地方。
不幸的是,“陶缘”开张不久,父亲的病又犯了,医院检查确诊为舞蹈症,目前技术无法治愈,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控制。“我曾很绝望,也很累,但我就是不想放弃,总是相信自己的.项目一定能做得好、走得远。”
彭丽浩每天早上6时起床,打理好店里的事情,晚上一个人去贴广告,11时30分才回到宿舍。他不断总结经验,耐心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创意,到景德镇定制陶瓷作品,与他保持经常联系的厂家已达10多家,其中包括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自己开的手工作坊。功夫不负有心人,“瓷缘”第一个月营业额达到1万多,这是他以前从来没有想到的。之后的“瓷缘”更是在各种创业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奖频频。
他将带着创业梦走向社会
在上海“创业谷”训练期间,彭丽浩结识了不少出色的创业大学生,也让他有了差距感。“训练营好几个大学团队都是经营几千万一个的项目,他们了解国外先进的营销理念,有更广阔的平台和雄厚的资金。相比之下,我落后的不止一点。”
彭丽浩说,江西高校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很少,最初的“瓷缘”创业团队也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去。临近毕业,是考研?考公务员?去一线城市过“蚁族”生活?还是自己创业?他感受到和所有初入社会年轻人一样的迷茫。彭丽浩想把创业路走下去,想把在大学创业孵化基地3年多的成长经验运用于社会市场。“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倒在明天晚上。”彭丽浩说,马云的这句话始终激励着他。
【90后大学生创业做陶瓷 实现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