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格力与海尔结盟是个误解
过去20年时间,格力电器从一个不起眼的珠海小厂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制造企业。与很多家电企业不同的是,格力始终专注于空调领域。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日前接受了本报专访,对此的解释是“企业自身拒绝了外界的诱惑”。她还谈及企业国际化问题,称中国企业国际化不能是简单输出资金,而是要输出技术和管理。
格力准备赴美建厂
记者:不少家电厂商都选择了多元化投资,炒股、投资房地产、投资能源,20年来格力只坚持在产业链环节的多元化,这种战略的坚持是为什么?如果未来空调产业发展面临拐点,格力将如何应对
董明珠:格力电器走专业化道路,贵在企业自身拒绝了外界的诱惑,与资本市场没有任何关系。格力未来会继续专注空调领域。无论是纵向产业链的延伸,还是横向产品阵容的扩充,我们认为空调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格力空调在海外市场的发展如何?很多企业国际化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国外有投资、有收购,但产品总是卖不出去,那么格力“走出去”的经验是什么
董明珠:格力去年3000万的空调销售量里,20%至25%是出口海外市场的。对于“走出去”,格力坚持的原则是先有市场,再有工厂。此前,很多企业开出很好的条件,但我们还是坚持自己主张,坚持走出自己的品牌和质量,而不是简单走出一个数量。我认为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哪里成本低就去建工厂,坚持这个,就能相信国际市场越来越大。目前,格力在巴西每年销售自主品牌空调50万台,在美国自主品牌出口也达到150万台。
记者:多年来,中国企业盼望做大做强,总是希望见到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并购案例,你认为国际化是否要一定通过并购来完成
董明珠:格力一直采用稳健的发展策略。比如在巴西本来准备投几十亿,但开始投资了几千万,就发现很难控制。国际化的方式各有各的选择。别人有那种气魄,我没有,只能采取稳健的发展。当然,欧美的百年老店也通过收购当地企业来实现本土化,如果你有实力,文化、管理和技术,就可以去收购。但如果收购只收购别人的技术,很难说能够成功。我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不能是简单输出资金,而是要输出技术和管理。
格力现在准备在美国建厂。很多人可能觉得去美国建厂成本很高,但我觉得我们有先进技术就能去建厂。
网购并非“迫不及待”
记者:苏宁、国美都开始发力网购渠道,但是制造企业好像对电子商务不是特别“感冒”,格力对这块有什么规划吗
董明珠:电子商务是发展趋势,但不会绝对地统治市场,我觉得两者(电子商务和传统销售渠道)会并存。家电行业,空调产品太多,发展网购渠道对企业来说是更大的挑战。我认为现在网购家电也存在很多问题,可能会有质量问题的隐患,这还是需要慎重。格力应该适合时代步伐,不过到今天我认为市场还没有“迫不及待”必须要做网购,还需要有几十年的过程。
记者:之前有消息称,格力专卖店可能会与海尔结盟,销售海尔的产品
董明珠:之前我有说过,格力有数万家专卖店,渠道资源布局好,为什么不能引入其他产品比如冰箱、洗衣机等白电呢?而且,引入的品牌必须与格力品牌相似,具有世界影响力。比如海尔的冰箱、洗衣机产品。这并非说格力要跟谁结盟,纯粹是一个比方,被大家误解了。渠道引入其他产品,还只是一个设想,目前专卖店仍旧专卖格力空调。
产能扩充不怕政策变化
记者:每年夏季进入空调销售的旺季,空调产能的问题都备受关注。目前,格力的空调产能有多大
董明珠:目前,格力在国内拥有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五大生产基地,家用空调年产能4000万台套(不含建设中的郑州、武汉基地),商用空调年产能 550万台套。正在建设的武汉、郑州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均为600万台套,也就是说两大基地建成投产后,格力的家用空调产能将突破5000万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