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是每个人都行的
以下文章有应届毕业生创业网提供阅读;
其实,并非每个人都会按照工资多少,工作量大小,或者公司的大小去选择公司的,我自己就不是,36氪就是一家创业公司。而我选择36氪的原因很简单,我并不是看我进的公司规模有多大,因为大公司太多螺丝钉了,而是看我在这家公司,实际干的是什么活,有多少技术含量,能学到多少东西,符不符合我的职业定位。与我接触的,不管是我的同事,还是业界的人,都在哪个水平,有没人给我带来冲击;最后,我在这家公司,这个行业,现在有多少影响力,未来,又会有多少影响力。
并非每个人都愿意做创业者,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做创业者,创业,绝对是少数人的专利。因为“创业”这个词虽然听上去很牛很浪漫(实际我也觉得很牛很浪漫),但当你真真正正面临一个7000人民币,一个15000人民币的选择时,当你真真正正面对大公司“财大气粗,牌子拿得出手打得响”的诱惑时,还是会有人,而且是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去大公司。
不过,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丝毫不会为这类人才的流失而惋惜,原因很简单那些真的因为15000和7000的差异而选择去大公司的人,实际并不符合创业者的定位,也不在我们的寻找范围之内。他们目前可能并不具备创业的素质和心理准备,只能共富贵,但却不能同甘苦,勉强把这批人招进来,对公司来说也是一种风险。
你也可能会说,其实也未必是钱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应聘者对一家公司的产品,团队理念,运作方法,商业模式等等存在质疑,或者并不看好。这些当然都是可能的原因,但如果是这些原因,这些人也不应该进入公司,因为他们缺少对团队最基本的.认同。而且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承担风险的意愿有限。因为,假如一切都看得那么清楚那么透,那岂不是人人都想着进这家公司,人人都可以创业了?
还有一个出发点是,其实很多应聘者都对行业缺少了解。在应聘之前,他们对一家公司的认识可能也就停留在公司的名字,所在的领域这么简单。这个时候,他们拿工资,规模作为一家公司竞争力的参考点,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它没有办法去评估一家快速成长,潜力巨大的公司的竞争力。这个时候说到底,要么就是这个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不够,投入成本很低,要么就是这个人缺少长远的发展的眼光,以及创业的激情和霸气。
保存到相册
而创业的乐趣本身正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博弈。你觉得这家公司很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让你学到东西,开阔眼见,你就一头扎进去。一旦你扎进去,你会发现,你所得的,远远超过你的想象很多创业公司的平台都不是一家大公司能够提供的。
而那些真正愿意创业的人,很简单,是那批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辛苦,顶得住压力,经得起风险,不是不喜欢钱,而是喜欢大钱,又或者是把创业本身当做一种乐趣,一种学习,一种磨砺,一种人生资本的人。这种人,从思维方式,到人生格局,都跟一般人不一样。这类人绝对在少数,但这类人,才是我们要找的人。
整理编辑:YJBYS
【创业,不是每个人都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