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善硬汉子创业路
引言:创业18载,从300元的启动资金到如今的净资产300万元,李永善这个永昌县红山窑乡河沿子村的农村汉子,在人生舞台上书写出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不服输,硬汉子。”这句话是村里人对李永善的最直接看法,同时也是李永善对自己的评价。
1992年,随着个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开始需要大量劳动力,而李永善所在的红山窑乡,不少意识超前的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他们有的人外出打工,有的人自己外出创业,那时的李永善看着邻村外出打工的同龄人,心里有些羡慕。
同年盛夏的一个傍晚,干完地里农活的李永善,回到家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我要出去打工、做生意,赚大钱。”李永善的决定几乎招致了全家人的否定,但李永善义无反顾,随身带了300块,去永昌县六坝乡干起了肉牛养殖。那一年李永善28岁。
“刚开始是帮别人养牛,当时的养牛场规模不大,且工具较为落后,就2个工人,虽然苦吃了不少,可是养牛经验我也学到了不少。”
帮别人养了3年牛,李永善从养牛“门外汉”逐渐成为了养牛能手。1995年初,李永善拿出了自己3年打工的积蓄,加上家人、朋友的资助,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养牛场。李永善天生有做生意的头脑,那一年他算准市场上牛肉行情会上涨,一次养了130头,让养牛场满负荷运转起来。他还把家搬到养牛场附近,一心一意养牛。
1995年11月,正当李永善对自己养牛场的未来充满期望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突如其来的一把大火烧掉了养牛场储备下用来过冬的一半牧草。
“到现在都记得那天晚上的冲天大火,我眼睁睁看着火把草料烧光而没有办法,我和工人们提的几桶水根本无法控制火势,虽然后来警察抓住了纵火者,但是我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了。那场大火过后我有45头牛给活活饿死,当年损失就超过了35万元。”李永善谈起当年的那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初次创业的失败,让李永善受挫不小,家里人也不断劝他安分当农民、在家养几头牛就行了。可是“硬骨头”男人李永善倔强地说:“天灾人祸不怨我。今年不成,明年我接着养,不信明年还有火烧我的草。”
接下来的两年,肉牛养殖还是没有大的起色,每年也就是在保本的基础上赚几个辛苦钱。村里的老人说:是大火烧掉了李永善的财运。
李永善可不迷信,但看着半死不活的养殖场还是急在心里。这时,他当年打工时结交的一个“肉牛贩子”给李永善指出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贩牛。贩牛听起来要比养牛简单,可是这个活却是树大水深。“贩牛这个行当,你和养殖户、屠宰场都要有联系,要想做个好牛贩子,信誉很重要。”李永善很擅长同别人打交道,入行没多久,就和养殖户、屠宰场都交上了朋友,他不坑、不赖,经济上再困难都不拖欠养殖户的一分钱,到了2002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牛贩子”,李永善又开始贩马,他联系好屠宰场,把马肉初加工后直接发往山西做深加工。2003年,李永善光贩马就净赚13万元。
而立之年的李永善,拿着自己贩牛、贩马攒下的40多万元,回到了老家,又开始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那时候全乡不少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出去打工,小有所成的他却要回家种地,不但令村里人百思不得其解,也再次引起家里人激烈反对。可他早就打好了自己的如意算盘:承包土地种洋芋、种大麦……李永善凭着多年在外闯荡、信息灵通的优势,跟着市场行情种庄稼。他还投资新建了一座冷库,用来储存农作物。几年下来,李永善又赚钱了。
2007年的时候,李永善资产已经近百万。他投资近6万元开办了小型磷肥厂,修葺、扩建冷库,通过乡政府指引一次承包10个大棚种植蘑菇。
如今的李永善种植着50个大棚的食用菌,光工人他每年就要雇用近40人。每个工人他每天发40元工资,从不拖欠。
谈起创业18载的苦与甜,李永善说:“诚实守信是做生意的根本,艰苦奋斗、不服输是我创业成功的关键。”
【李永善硬汉子创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