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创业明星黄银华的梦想与困境
面对困境,黄银华始终保持着乐观精神。
17年前,她架着双拐从鄂州来武汉闯荡。
经过十余年打拼,她拥有了自己的事业,成为武汉残疾人中的创业明星。
两年前,她转行做残疾人免费创业培训,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创业,但遭遇种种困境。
在这期间,她投入了数万元钱,并放弃了自己的生意。最苦闷时,她一度想放弃。能坚持到现在,她说是性格使然。“我一直相信,我黄银华想做的事,没有做不成的。”本报记者 刘飞超
创业
从露天裁缝摊到“百美酒吧”
1993年,凭着在家乡学习了3个月的缝纫技术,黄银华和母亲来到了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建设九路,在一棵歪脖树下,撑起了一个露天裁缝摊。
黄银华的创业故事,是从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的一棵歪脖树下开始的。
1987年,年仅13岁的黄银华被诊断出患有血源性骨髓炎,从此瘫痪在家。此后的6年,她一直在病床上度过。父母带着黄银华找过很多医院,甚至尝遍各种偏方,仍无法治愈,她的人生从此与轮椅和双拐相伴。
卧病在床的6年里,她自学了高中课程,写过很多诗、小说,甚至梦想过考大学,可她的身体状况实在不允许。
黄银华出生在鄂州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因为她的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父母早生华发。
黄银华想到了自立。小时候,她曾在武汉短暂生活过,她相信繁华的都市,总会给她生活的机会。
想法一提出,即遭到家人的反对。哥哥说,无论怎样,都会负责照顾她一辈子。但黄银华“不愿意像个废人一样活着。”
1993年,凭着在家乡学习了3个月的缝纫技术,19岁的黄银华和母亲来到了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建设九路,在一棵歪脖树下,撑起了一个露天裁缝摊。
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流穿行,一度让她感觉茫然。
她清楚地记得,出门摆摊的第一天,一个顾客送过来一条裤子让她帮忙裁剪,那是中午12点,对面一家工厂的工人下班吃饭,很多女工围在她旁边看热闹,“当时真的很紧张,握剪刀的手直发抖,后来是妈妈求着让她们离开了。”
第二年,从家乡来了个小姑娘和她一起做。两年后,小裁缝摊逐渐做大,她还请了几个师傅,这才真正开起了裁缝店。
黄银华喜欢看书,她的梦想是开一个书店,这样就能一边做生意,一边写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
裁缝店开起来后,她又在对面找了一个10平米的铁皮屋子,开起了一个租书店,取名“文心”。这个小小的书店,只有两排书柜,起初的经营,只能靠裁缝店来维系。
1996年,她关掉了裁缝店,专心经营书店。“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此后的三年间,她的书店几经易址,后来搬进了一个80平米的大门面,图书一度达到5万余册。
2001年,黄银华在常青花园盘下一间大门面,多次转型后,做成了一个生活型的交友清吧,取名“百美酒吧”。
困惑
残疾人创业为啥那么难?
黄银华走访大量残疾人家庭后发现,许多残疾人缺乏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残疾人的家庭也都不愿意让他们到外面闯荡,“从骨子里不信任。”
黄银华成功了。经过十多年的打拼,她的两家店,都已到了平稳盈利的时期,个人生活衣食无忧。
此后,各种荣誉接踵而来。2001年至2003年间,黄银华多次被评为“武汉市杰出进城务工青年”、“武汉市十大杰出残疾人”,并获得“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
不过,在她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早在创业期间,黄银华就自费办起了一个残疾人网站,帮助百余残疾人找到了工作。
“我是一个残疾人,通过努力,能做成自己的事业。我还想带动其他残疾人,让更多的人能够自食其力。”
在她看来,“文心书屋”已经营了十多年,有了成熟的经营思路,可以通过连锁加盟的方式,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参与其中,让他们也有自己的事业。“书店投入不大,有稳定的盈利模式,不但可以养活残疾人自己,甚至养活整个家庭都没问题。”
此后,她还通过民政部门争取到了优惠政策,有意开书店的残疾人,由每个社区免费提供一个门面和1.5万元启动资金。“我当初创业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但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如此优惠的政策支持下,却没有残疾人朋友愿意参与书店的项目。
苦苦思索之后,黄银华在残疾人中进行了大量走访和调研,终于找到答案。
即便同为残疾人,很多问题也是她此前没有预料到的。黄银华说,在她因病残疾后,家人给她更多的是鼓励和信任,可许多残疾人家庭却并非如此。
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许多残疾人缺乏创业意识,更重要的是,残疾人的家庭不愿意让他们到外面闯荡,“从骨子里不信任。”
要帮助他们,首先要从意识上改变他们。
对于自己转做残疾人创业培训的原动力,黄银华用“切肤之痛、感同身受”来解释。
黄银华了解到,各地残联都有一笔经费,专门用于残疾人培训。于是,她开始与残联合作,推动残疾人免费创业培训项目。
2009年,一个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创业培训基地,在黄银华的操作下诞生。这是位于青山区红钢城的一处院子,黄银华租下了一间教室,这就是培训基地的雏形。
每次开班之前,她必须到各地残联洽谈,谈好之后,才能开办培训班。培训班结束后,残联根据报名人数,按照相关规定报销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