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族”出没大学校园 养车费超同学生活费

有车族”出没大学校园 养车费超同学生活费    新学期开学,“大学生有车族”这一独特的群体浮出水面。和很多每月生活费才几百元的同学相比,尤其是和接近总人数30%的贫困大学生相比,“有车族”显得很抢眼。  有家长担忧,开车上学容易让孩子形成享…

有车族”出没大学校园 养车费超同学生活费

    新学期开学,“大学生有车族”这一独特的群体浮出水面。和很多每月生活费才几百元的同学相比,尤其是和接近总人数30%的贫困大学生相比,“有车族”显得很抢眼。

有车族”出没大学校园 养车费超同学生活费

  有家长担忧,开车上学容易让孩子形成享乐主义,和其他同学产生距离。

  新学期开学,“大学生有车族”这一独特的群体浮出水面。和很多每月生活费才几百元的同学相比,尤其是和接近总人数30%的贫困大学生相比,“有车族”显得很抢眼。记者调查发现,粗略算下来,抛开车子本身的成本,校内停车费和汽油费等加起来,“有车族”每个月养车少则要花三五百元,多则逾千元。

  车子基本“啃老” 有的一年换两辆

  对于记者提到的“富二代”一词,几位受访者显得有些忌讳,都向记者强调说,最初开车的动机就是家里给了辆车。这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父母换车后淘汰下来的旧车,另一种是家里特意购买的。

  “我这辆车是几年前家里花了8万元买的,价格不算贵,是父亲换车后留给我的。”北京工商大学大二的学生肖云(化名)开着一辆雨燕。在他看来,与那些开奔驰和宝马上学的大学生相比,这辆车不算什么。

  与肖云这样普通“有车族”不同,北京城市学院大三的学生王亮(化名)显得更为“另类”。“大二刚考完驾照的时候,家里给我买了一辆13万元的福克斯,前不久家里又给我换了一辆35万元的大众CC。”对记者说起一年内换了两辆车的.经历,王亮显得很平静。“我的四五个好朋友都有自己的车,有的开朗逸,有的开宝马。”

  王亮强调,虽然自己确实有些炫耀的想法,但开车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在上大一和大二时要在廊坊大学城上课,离家比较远,家人心疼他,所以就给他买了辆车。

  养车每月最高逾千元 停车费、油费一个不能少

  “市区里的学校一般都要收停车费。”李刚(化名)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大三学生。自从父亲换了新车之后,家里的黑色老款桑塔纳就成了他的座驾,不过他强调说,自己上学的时候一般不开车。

  “我平时上学不开车,只有周末出去玩的时候才开,”李刚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进出学校得要停车费,一个月停车费就要好几百元,不划算。”

  “为了控制学校的车辆,中国人民大学规定,凡是学校登记在册的学生都不可能办理停车证,而任何学生不管是否住校,都是要登记在册的。”一位知情人士介绍说,校区在市里的学校一般都有类似的规定。

  据了解,目前多数学校停车费标准是2元/小时,虽然比外面公共场所要低很多,但学校为了杜绝车辆饱和,不会给学生办长期停车证。如此一来,学生若是开车上学的话,一个月单停车费就要花几百元,加上油费和保养费,开支就更大,高的甚至超过千元。

  郊区的学校一般都免费停车,但往返的油费也不容小觑。“基本上每周都要回趟家,一个月的油费在400元左右。”王亮告诉记者。

  养车不全靠家里 开源节流各显神通

  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数百乃至逾千元的养车费用往往需要从生活费中支付,这显然是一项很大的负担。

  “自从有了车以后,我就发现,要想享受这种生活,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王亮和大部分同学差不多,一个月600元的生活费。“我已经计划逐步负担加油费和养车费。”王亮介绍说,他现在做着3份校园代理工作,有辅导班和就业咨询的。有段时间北京流行养小乌龟,他还做过宠物中间商。他给自己的规划是在30岁之前自己赚钱买一辆轿跑车。

  相比之下,中国人民大学的李刚略显保守。由于课业比较紧张,他选择了精打细算。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辆车比较老,除非出现大故障,一般不需要保养。一个月我顶多只有8天用车,油费在200元左右。去商场购物和出去玩的停车费几十元。再加上平时买璃水、车蜡的保养费以及洗车费,一个月的总开支控制在350元以内,这些钱要从我的生活费里出。”
新闻摘要: 新学期开学,“大学生有车族”这一独特的群体浮出水面。和很多每月生活费才几百元的同学相比,尤其是和接近总人数30%的贫困大学生相比,“有车族”显得很抢眼。

  ■新闻链接

  高消费不鲜见 高档会所传单进校园

  除了汽车这种引人关注的消费外,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奢侈品已经悄然进驻校园。不少大学生用着最新的iPhone4,穿着李维斯,戴着高档手表,一身行头动辄价值数千元。

  除了穿着打扮外,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热衷让商家喜笑颜开。PSP和iTouch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我同学上周刚在中关村的苹果专卖店买了台价值一万多元的苹果台式机,”首都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对于喜欢摄影的同学,家人会买台几千元的单反相机给他们。”

  此外,极少数家庭经济实力雄厚的学生的娱乐生活相当奢华。记者了解到,有些高档的私人会所把传单发到学校招揽生意,有的甚至以“大学城里的豪门”噱头吸引人。一些“公子哥”过生日请同学去KTV唱歌,开瓶洋酒要花上千元。

  ■记者观察

  无意识的“炫富”值得关注

  “肯定旁边也有人羡慕啊、议论啊,但这都无所谓,我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限于家庭条件,在王亮的同学中开车的只是极少数,这导致了一些“炫富”的说法,不过他强调,自己其实有很强的危机感。

  “平时我看到一些学生开豪华车上学以及‘富二代’飙车的新闻,我对这些做法很反感。”在和记者聊到开车上学是否属于“炫富”时,肖云显得不太自然。他认为,开车上学是新一代年轻人追求新鲜和自由的一种表现。

  虽然几位学生都强调自己很看不惯“炫富”,并且对现实生活有很强的危机感,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日常开销。

  据介绍,肖云目前一个月的生活费在2000元左右,虽然具体的花费途径没有过多细谈,但开车无疑是其中一项不小的支出。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众多来自外地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仅在500元左右,很多贫困生甚至只有三四百元,连这些有车族的油钱都支付不起。

  显然,除了“炫富”之外,这种无意识花费所造成的反差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各方声音

  资深汽车评论员 贾新光:

  在国外,大学生开车上学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相对成熟,汽车保有量大,大学生可以购买到很便宜的二手车。很多国家地广人稀,学生在外租房的情况又很普遍,多数学生通过自己打工赚钱的方式买车。国内情况有所不同,绝大部分大学生有车族本身就是住校生,自己的车多数是家长购买。

  北京工商大学某学生家长:

  虽然现在很多家庭生活水平较高,完全可以负担孩子开车上学,但是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形成享乐主义,和其他同学也产生距离。当然,掌握开车这种基本技能是有必要的,很多大学校也开设了机动车驾驶课。

  渤海证券汽车研究员 邵琳:

  大学生开车上学无可厚非,社会舆论和相关部门没必要给予过多关注。现在大学的发展模式挺合理,用市场化的手段调节其中的矛盾。校区在市里的学校收取停车费,抑制学生开车行为,离市里较远的校区虽然没有停车费,但是油费开支也足以起到控制作用。

【有车族”出没大学校园 养车费超同学生活费】

关于作者:aifenlezhuancy

大学生创业-女性创业-创业故事--鹏子项目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