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
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为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农民工办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开展了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抽取除北京、上海、西藏以外的28个省的101个县进行了调查,并从每个县抽取1个中等水平乡镇的3个行政村,调查该村所有返乡创业人员。调查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对全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作出推断。此次调查总共获得99个县、101个乡镇、301个村、3026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有效调查问卷。
百县调查显示,农民工回乡创业呈现良好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需要采取明确的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营造良好的回乡创业环境。
现将调查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
一、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现状与特点
据百县调查,外出就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范围不断扩大。出县就业的农民工由2000年的837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346万人,年均增长7%;平均每个县外出13万人左右,外出就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高达44.6%,向省外输出比例从2000年的52.0%提升到2006年的58.3%。每个县每年初、高中毕业未继续升学的人数平均达到5000余人,大多进入进城务工人员行列。301个调查村平均每个村外出就业人数,2000年为339人,2006年为539人,增加了200人。外出就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平均每个调查县获得劳务收入7.8个亿,其中中部地区县均11.1亿,东部地区县均7.1亿,西部地区县均5.3亿。据301个村的调查,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均值为3020元,其中外出就业收入达到1244元,占农民总收入的41.2%,超过了农业收入,是当地非农业收入的近1.9倍。 f966.com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有农民工回乡创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根据对301个村的调查,回流农民工3.7万多人,占外出农民工的23%,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0%。其中回乡创业者占回流农民工的16.06%。据对3026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1990年以前回乡创业农民工的只占4%,1990年至1999年回乡创业的占30.6%,2000年之后回乡创业占65.4%。其中2003年以后就有43%左右的打工者回乡创业。据我们对河南林州10个村的调查,2002年至2006年回乡创办企业的人数增长了97.8%,回乡创办的企业总数增加了57.8%。据对江西省信丰县10个村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调查,2002年至2006年回乡创办企业的人数增长了203%,回乡创办的企业增加了250%,回乡创业人数的67%是2003年以后增加的。企业总数中的71.5%是在2003年以后创办的。可见,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与双向就业的新局面。
农民工回乡创业主要特点是:
(一)回乡创业者以第一代农民工为主
回乡创业者的平均年龄为39岁,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的占了63.9%。回乡创业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要高于农村地区平均的文化程度。回乡创业者平均累计外出务工5.8年。外出前,仅有28.5%的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经过外出打工的锻炼后,现在几乎所有的回乡创业者都掌握了1-2门专业技能,有的还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 文章来源:农村创业网
(二)回乡创业者大多从事非农产业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产业分布情况是:第一产业占28.3%,第二产业占30.7%,第三产业占32.1%,其他8.9%。根据301个村回乡创业者的调查,约以40岁左右为界,年龄小于40岁的,回乡创业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超过农业开发经营;年龄大于40岁的,从事农业的比例上升,超过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各区域回乡创业企业在产业分布上有较大差别。在中西部地区回乡创业者中有13.1%从事第一产业,东部地区这个比例是23%。而中西部地区回乡创业者则在第三产业更有作为,从事第三产业的创业者占总人数的51.3%,东部地区这个比例是40.6%,说明第三产业自身所具有的入行门槛低、资金需求少、技术要求不高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学有所成的农民工回乡发展。 文章来源:农村创业网
(三)经营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为主,企业规模较小
个体经营占68%,私营企业占20.2%,股份制企业占6.5%,承包、租赁经营占4.6%。从企业规模看,以中小企业(包括微型企业)为主。企业初次投资规模在5万元以下的占近7成。企业用工在2人以下的占四成,10人以下的占七成。年产值在10万以下的约五成。从用工情况看,根据对301个村回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的调查,中部地区企业平均用工18人,比东部高出38.5%,比西部高20%。可以看出,中西部地区返乡创业企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中西部地区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相对富足的劳动力供给有关。
(四)回乡农民工半数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小城镇创业和居住
回乡创业者选择在村创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6%,其他54%的创业者则集中在(集)镇。选择在村居住的创业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1.1%,在(集)镇居住的创业者占48.9%。根据调查,已经获得城镇户口的占13.5%,未取得城镇户口的人中,约三分之一(32%)希望取得城镇户口。总体来看,回乡创业者还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回乡创业者虽然回到城镇创业,但是仍然没有实现举家迁移,也没有取得城镇居民身份。
二、回乡创业是农民工的理性选择
调查表明,农民工回乡创业兴起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
(一)外出打工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孵化器
打工是锻炼人的大熔炉,企业、市场是培养人的大学校。打工的收获不仅在于获得一定劳动报酬,更重要的是打工者本人的成长:在工业化、城镇化先导地区经风雨、见世面,掌握从事工商服务业的技能,积累务工经商的经验等。农民工中既有熟练的产业工人,又有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也有在城市由打工者变为企业家的创业者。据调查,在外打工成为技术、管理人员和“小老板”的有18355人,平均每个村有66人,占外出农民工的11.4%?见表 。由进城打工到回乡创业,形式多样,共同的内在因素是打工积累了人力资本和资金,这一点在实践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根据对回乡创业者的调查,认为打工首要是积累了资金的占54.2%,认为首要是学到了技术的占25.8%。回乡创业的行业选择也和打工从事的行业、所掌握的技能有密切联系。
(二)强烈的创业愿望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自身动力
农民工回乡创业既有主观意愿,也有客观需要。调查结果显示,85.6%的被调查者在外出打工时就已有回乡创业的打算。他们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有叶落归根的观念。有些在外面务工漂泊多年,难以扎根,与其在外面漂泊不如回乡创业。有61.2%的受调查者表示是为做一番事业而返回家乡创业,有17.1%的受调查者表示返乡创业是为了便于照顾家人。这说明与个人和家庭因素相比,农民工强烈的创业愿望对选择回乡创业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在家乡发展,社会压力小,受歧视少,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应有的社会地位。 农村创业网
(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有利背景
进城农民工多数是进入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新世纪,农民工回乡创业有较快发展,与劳动密集产业出现区域转移这个大背景紧密相联。伴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就成为客观的要求。沿海地区也越来越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甚至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土地供给的限制政策。中西部地区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都有低成本的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不发达地区的转移就成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趋势。并且,中西部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基本具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农民工回乡创业顺应了劳动密集产业的区域转移的趋势,并且成为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基本力量。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产业工人到大批技术管理人员主要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甚至一些生产企业是由农民工开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产业中成为技术管理骨干或企业家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过程。温州80%的水暖工人都是固始县的农民工,一些农民工90年代初期还在温州租地办厂,从事水暖器材生产。当时租地办厂的租金每亩3000多元,到2003年,租金提高到每亩地3万多元。2004年下半年,60多家水暖企业从温州整体迁至固始县。 农村创业网
(四)城市二元体制的排斥是促使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外界推力
41.9%的回乡创业者认为,他们在外打工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户口,很难融入城市生活。33.4%回乡创业者认为,遇到的第二大困难是很难找到稳定、体面的工作,还经常受到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就医贵、学费高、养老难等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调查还显示,大部分回乡创业者都反映外出打工很辛苦,生活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回乡创业者认为外出打工的苦处按大小排序依次是太累、受到歧视、生活条件差。且城市生产生活成本相对农村普遍偏高,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创业需要更多的启动资金和面临更大的创业风险。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所面临的许多限制,成为促使其离开城市回到家乡创业的推力。
【农民工回乡创业热潮正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