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书吧进货偏门不冷门
找寻那些大众书城里已经不销售的作品 比如说知名作家早年的处女作
去年八月,广州青年彭先生在北京路投资开办了“彼得猫”二手书店,以书吧形式出现,主题是休闲文学,兼卖原创文具;由于模式创新,很多文艺青年很快成为了忠实粉丝。
虽然目前的月收入不过三五千元,算不上大富大贵的小本生意,彭先生的创业思路却很值得后来者参考。
---------------------------
投资表:租凭一般铺面情况下
---------------------------
铺租 1万元×3=3万元
装修 2万元
书籍收购 5000元
文具进货 2万元
总投资 7.5万元
---------------------------
收益表:
---------------------------
铺面租金 1万元
管理税费 3000元
人工 2000×3=6000元
补充进货文具 5000元
补充收信图书 2000元
每月收入 3万元
每月利润 4000元
---------------------------
经营风险:
---------------------------
广州书店的生意向来不好做,书店投资失败率相当高,更别说是卖旧货的二手书店。
---------------------------
经营潜力:
---------------------------
欧美国家二手书店的生意都很红火,长期来看,必有潜力。而且,二手书店的进货成本很低,多属于寄卖模式,奖金流动性比较好。
---------------------------
选址建议:
---------------------------
置业专家认为,该类商店选择在具有小资情调的社区商业区街中,或大学校园附近,依托目标客户全做成行成市生意。比如广州的中大附近、天河南路、淘金路。建议最好结合咖啡、文具等产品综合经营。
缘起:
处理旧书想到创业
广州仔彭先生热爱阅读。去年,他从国外留学归来,带回了不少外国二手书店淘得的“宝贝”,无奈家里搬新房,书架实在放不下了,不得不清理出去一大批旧书。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在本职工作之余开设一家二手旧书店,专门销售自己与朋友们的旧书,既环保又解决实际问题,还说不定小有收入。
他的想法得到了一些广州朋友的赞成,大家你出点子,我找旧书,很快就有了一套具体的开店思路。
至于选址,刚好有位朋友在北京路靠近大南路的地方租赁了一栋楼投资文化会馆,就建议他进驻最高的一层,可占据天台花园的有利地形。彭先生多次实地勘察后,感觉这个地方与书店的文化定位比较相符,而且也靠近旧书交易市场,最后就与之签订了合约。
由于首批货物都来自广大朋友,属于“寄卖”模式,进货成本趋近于零,总投资资金就只有几万元。仿照外国的模式,彭先生给书籍的定价实行折中原则:如今市面上类似大小的新书卖多少钱,该类旧书就卖一半的价格;市面上平装本的无插图书籍多为18~30元/本,彭先生的旧书多在10~15元之间/本。
经营手法:从香港补货 兼营文具生意
小店顺利开业了。最初注意到小店的人多是“圈子里”的文艺青年,生意不错。 但不到两个月时间,最初推出的一批好书基本被人买走了,找寻货源成了问题。彭先生急匆匆找在香港的同乡帮忙,紧急补充来了一批繁体字印刷的书籍。可是,销售的效果并没有原来的好,旅游、休闲与小众文学类书籍供不应求,而哲学、宗教与大众文学依然卖不动。
彭先生冷静观察,发现广州人似乎更喜欢一些具有直白而实际风格的书籍,以娱乐休闲为主。而对于文学作品,广州人消费水平高,大可以购买书店里常年摆卖的新书,不必要购买早年印刷的作品,自己的小店只有见缝插针,找寻那些大众书城里已经不销售的作品,比如说知名作家早年的处女作、未被引进的新作品,例如写过《情迷巧克力》的作者的新作品《黑莓酒》。
于是,彭先生迅速改变了进货风格,再也不做来者不拒的事情,而为朋友们的“寄卖”设置了门槛,文学、休闲类多 多益善,但一定要属于市面上发行少的小众风格,而哲学宗教等书籍则需要精选进货。另外,他也化被动进货为主动出击,经常去其他城市淘金。
为了提高收入,彭先生也模仿外国的模式,引进了文具销售。一批具有原创概念、造型独特的文具很快被陈列上架。很快,文具销售成了小店的另一支柱业务,小本创业也进入了稳步盈利的平台。
【二手书吧进货偏门不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