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院里能否培养出成功创业家?
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外企业都在中国用次级生产设备加上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以污染我们生存的环境及消耗超常的能源为代价,向世界人民输出了价廉物美的各种商品。出口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拉动力量,对我国改革开放前20年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但在现阶段看来,尤其在经历了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尤其是低技术含量与代工部分占我国GDP比重过大,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风险因素。在这种形势下,中央政府提出要从中国制造转型到中国创造,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全社会创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内消费能力,是英明之策。举国上下鼓励创业,热情空前高涨,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创业扶持政策。高校也敏捷地把握机会纷纷开办或策划创业学院,大举创业学研究等。只要有“创业”二字都能从各级政府获得不菲的财政支持。
眼下大力兴办创业学院对创业成功有帮助吗?是否有其他措施在同等的投入下产出更佳,对社会持续性的创新创业有更深远的影响?
最近《福布斯》杂志对美国400位亿万富翁(即创业最成功人士)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从低微职位开始的,如报童、杂货店员、程序员、修理工、实验室杂工等,没有一位是为了准备创业去上创业学院的。在这些工作中,他们悟出商业之道,萌发创业点子,找到志同道合相互弥补的创业伙伴,遇到创业的机会,邂逅投资天使的垂青,或者萌发换工作的愿望等等。他们心中的梦想即所谓的美国梦驱动他们不断寻找机会,更重要的是,与这400个人一同迈上创业之途的可能是几百万甚至千万人,他们有些成就了中小企业,有些做小生意养家糊口,绝大部分的人却失败了,而失败后有的重新就业,有的再次投入创业潮流之中,社会没有抛弃他们,没有认为他们是失败者。
开放性与多样性是创业创新细胞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梦想是其动力,更是战胜创业创新征途上千辛万苦的力量。如按世界专利总数来衡量国家创新力,那么排行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创富梦,加之良好的资本环境,决定了其在创业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日本社会缺少开放性,不利于多样性,更缺乏造富梦想,所以创业动力严重不足。2006年,日本国家创新战略委员会发布了日本创新三大战略就是,其一实现开放的社会,其二实现多样的社会,其三实现富有梦想的.社会。德国社会是多样化的,但开放性有所欠缺,更崇尚安稳生活,缺乏创富梦想,使其社会创业活力低下。但德国从“二战”后开始的教育兴国战略实现了世界领先的社会教育水平,加之其严谨和精益求精的民族特性,保持着其在诸如精密机械制造、 装备工业等方面的创新力与竞争优势。
成功的创业者并不是从创业学院迈出的,创业者在企业成长后也可从商学院课程学到所需要的有关资本市场、商业模式、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由此拓展人际与业务网络。所以花巨资开办创业学院对提高中国创业与创新力并非明智之举。将该等资金投入到以下方面一定有更好的效益:其一, 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培养老师从灌入式教学改为启发式教学;其二,组织成功且品质高尚的创新家创业家到全国各中小学讲述创新创业故事,从小激励创业创新精神;其三,进一步提倡支持鼓励创新创业的社会风气,减少或避免因创业遭到丈母娘、未婚夫/妻、女/男朋友等等的抛弃。
【创业学院里能否培养出成功创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