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创业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后返乡农民工创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大潮已兴起一段时间。效果如何?一个令人担忧的答案,那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今年初,曾对河北某县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进行过采访,当时,该县有1300多人不同程度、不同规模地办起了各类小实体。近半年后再看,情况十分不容乐观:一多半实体已经悄无声息,有小半虽在坚持但十分吃力,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发展。出现这种结果,各地都很普遍,浏览网络类似的消息更是屡见不鲜。为何会出现这种结果?我想还应从内外两方面找原因。
一方面是农民工自身的原因。首先是选择项目不准,他们在城市多年,接触到一些新事物,也学到了一些新技术,回乡后,脑子一下转不过来,以自己在城市的眼光看事情,选择项目不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其次,他们尽管有多年在外打工积累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也选准了适合的项目,但却不具备必要的管理知识和创业经验,对市场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败下阵来;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只是打工积累了点资金,看到别人养猪就养猪,看人家种菜也种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另一方面就是外部的原因,农民工创业一般都是规模小、水平低,资金上就是一个难题,如果这时候,政府不能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扶助,他们很有可能就难以为继,只能“关门大吉”,甚至还要因此背一身的债,也给其他准备创业的人造成心理压力。在采访中,创业的农民工们一致反映:农民工失业回乡,本身就需要帮助,再自主创业,实现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转变,更是一种飞跃式发展。他们非常希望政府能为创业者营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诚然,为了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政府部门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一些地方还进行免费培训、发放创业补贴、组建专门办事机构等。但毋庸讳言,此中也存有许多问题。比如:尽管制订了优惠政策,但是实用性和实效性不尽人意,优惠贷款往往在规模、人员等方面设置附加条件;许多项目是够优惠,但审批起来手续繁多,流程复杂,农民工在办理途中就自动放弃;一些领导把农民工创业当作政绩工程,只注重创业前的扶持,对创业中和创业后的服务置之不问;还有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内容不实用,甚至与创业毫不相干等。总之,对农民工创业的服务并非尽善尽美。
农民工创业,不仅是单单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在发展农村经济,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等方面更具积极意义,应该作为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让两方面问题都得到彻底的解决。对农民工而言,要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选择熟悉的领域,不要为了赶时髦而盲目创业。对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创业引导和风险教育,千万不要为了一时政绩而鼓动没能力的农民工去创业,以免造成他们无法承受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加紧对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对农民工创业的大方向进行引导,让想创业的人有针对性地选择项目,提高成功率;同时要把各类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提供农民工创业中和创业后所需的配套服务,真心实意帮助农民工,让他们创业“有始有终”,既“打雷”又要“下雨”。
【农民工创业为何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