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学生合伙创业的故事
昨日,一场“斗地主大赛”在重庆大学校园内一个咖啡厅举行,吸引上百人参加。在店里忙碌的身影中,有3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是咖啡馆的老板——3名重大的在校生:李振军、马振国和刘弈。
聊出来的创业点子
马振国说,今年暑假的一天晚上,他到学校一食堂二楼“土豆先生”快餐厅吃饭,发现学生寥寥无几。跟餐厅服务员闲聊,得知这里从晚上7时30分以后,就几乎没有学生来吃饭了。
“既然有现成的场地,何不把这段黄金时间利用起来呢?”马振国的脑子里立刻萌生出开一个咖啡厅的想法。他找到快餐厅的老板商量。老板十分爽快,一口就答应把晚上7时以后的时间“出租”。
今年8月20日,这家名为“80年代”的咖啡厅正式营业。
一切都是自己动手
从萌发最初的想法到咖啡厅正式营业,李振国、马振军、刘弈3人整整忙活了两个多月。从前期策划、控制预算、制定宣传方案,到拉电线、钉钉子、采购原料,3人都亲力亲为。
因为快餐厅白天还要照常营业,咖啡厅每晚都要“变身”一次:白色的塑料餐桌全部铺上漂亮的花桌布,打菜和小炒部窗口用悬挂的竹席巧妙遮住,再配上红色塑料装饰花,变成收银区和吧台。两台小音响接到笔记本电脑上,咖啡厅里就有了悠扬的音乐。
马振国说,第一天开业,原以为半小时就能弄好,结果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把一大群前来捧场的朋友晾在一边,非常狼狈。后来,他们吸取教训,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个具体区域。“现在15分钟就能搞定。”
“光是几张饮料单,就修改了5次。”李振军说,饮料单看似简单,想做得新颖美观并容易。他熬了两个通宵才设计完成。采购原料也是一门学问,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价格低廉。3人在网上搜索各种奶精、糖浆、咖啡豆和果味粉的价格,抄在纸上后再拿到超市里逐项对照,货比三家再购买。
咖啡厅里的所有饮料,都是李振军和刘弈两人调制。两个大男生学了一个星期,硬是把几十种饮料的做法背得滚瓜烂熟。现在,一晚上做几十杯奶茶,对李振军来说已不算啥了。
知道了什么叫困难
李振军说,开张的头一周,生意非常火爆,一晚上有上百顾客。一周后,生意突然冷清下来了。
“找不到原因,非常郁闷。”李振军说,那几天他趴在咖啡厅的桌子上,死死盯住门口,盼着有人进来。“灯光闪一下,都会激动地跳起来。”
后来,3人凑在一起分析客流量下降的原因,最后将目标人群锁定在各个社团组织和校园情侣身上。他们还自制《顾客满意度调查表》,了解顾客的口味。
“斗地主”大赛是3人想出来的点子,结果效果不错。3人商量,以后还要在店里放上拼图游戏,举办室外舞会。他们相信,随着知名度不断扩大,咖啡厅总有一天会盈利。
老师同学都很支持
李振军说,很多同学都帮忙设计宣传海报,无偿到店里来打工,让他们很感动。他们则把几个服务员的职位优先提供给贫困生。
重大土木工程学院2005级的辅导员李老师,一直都很关注这3个学生。他说,自己创业,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不易,在学生们的成长中,是非常有价值的一课。但他同时提醒,大学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光,不能因为搞自主创业而影响学习,更不提倡在校学生大规模地盲目创业。
【三个大学生合伙创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