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问题困扰大学生创业
青年就业创业形势不乐观
近日,共青团重庆市委针对重庆綦江、巫山、奉节、万盛等14个区县以及西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五个学校的青年就业创业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存在三个明显特点:
一是大部分青年对目前工作不满足。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对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不满足,尤其是对职位和收入待遇不满,希望通过创业来改善工作环境。在对625名固定职业者关于“对目前工作现状是否满足”的调查中,表示“不满足”的有377人,占60.3%;关于“是否考虑自主创业”的调查中,表示“有”的有354人,占56.64%。
二是缺少启动资金,对政策较少了解。打算独立创业的青年准备从事的行业比较分散,从事销售行业和社会服务行业的相对集中,其次是软件、网络等高科技行业。其普遍特点是初期投入资金少,起步容易。在关于对“自主创业资金承受额度”的调查中,选择“两万元以内”的有273人,占27.86%;“10万元以内”的447人,占45.61%。选择“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有206人,占21.02%。
三是创业优势劣势明显。调查显示,青年就业创业优势主要在于:首先是青年尚处于职业发展初期,创业一次不成可以东山再起。在关于创业失败的调查中,选择放弃二次创业的有163人,占16.63%;选择“筹备资金准备二次创业”的有405人,占41.33%;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的有42.03%。
此外,青年总体受教育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合作精神好,注重团队建设,容易形成创业团队等都是青年就业创业中的优势。青年创业的劣势在于:首先,大多缺乏商业方面的经验,职业工作和人际交往经验不足。其次,青年创业容易眼高手低,对创业的辛苦和困难认识不足。第三是普遍缺乏资金,一般都面临信贷信用不足的问题。第四是青年一般热衷“体面职业”初期创业新鲜感强,但不容易持之以恒。
多重问题困扰大学生创业
教育管理者和高校工作者分析认为,表面看,“缺资金、缺项目、缺经验”是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最主要障碍。
资金不足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瓶颈。调查显示,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专家认为,资金瓶颈的成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各级政府投入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学生创业需要;其次是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以及缺少相应捐赠法规,社会捐赠有限;第三是银行缺少风险评估机制,创业青年缺乏财产抵押担保,融资困难。许多大学生坦言,在目前的.融资条件下,要创业最好是家庭条件宽裕,才能经得起孩子折腾。不然还是先找个工作解决生计问题比较现实。
除资金因素外,对项目选择不准、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缺乏等也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难题。重庆大学生创业基地负责人雷程亮分析,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往往找不准项目,对公司不具备完整的管理体系,同时对市场的分析、判断、处理等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不少人连开办公司的基本流程都不知道。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等教育管理者认为,深层次分析,大学生创业还面临三类问题:
一是现行就业创业政策不够完善。青年就业创业必须面对政策门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就业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青年创业获取相关政策比较容易。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虽也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小额信贷等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政策,但整体上还不够完善。这在一定层面上使想就业创业的青年常常找不到相关政策,或者对已有的政策手续不太了解。
二是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有待加强。共青团重庆市委调查分析认为,与高等教育已“大众化”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青年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地区大多数青年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城市青年大多数也只接受了12年中等教育,绝大多数青年求职前没有经过职业技能训练,创业经验缺乏,创业能力较弱,同时,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影响,许多已取得大学文凭的青年没有做好创业的心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准备。
三、就业创业服务不够健全。发达国家相对完备的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就业创业服务机制相比,我们在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和就业创业指导、营造就业创业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就业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够规范,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搭建三大平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
教育管理者和高校工作者分析认为,引导大学生创业,并非单纯的“给钱给政策”,还应多部门联合,为大学生创业搭建服务平台。
搭建资金扶助平台,以科学的扶助形式促进大学生创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资金扶助平台的资金来源可分为:政府按年度直接投入;面向社会募集和已有资金的存款利息收入和投资收入。扶助对象为40岁以下初次创业或二次创业青年。
扶助形式可分为三种:无偿性扶助,即对于所申请项目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有望形成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原则上需要有专利发明或核心技术的,给予无偿性辅助;贴息性扶助,主要针对普通初次创业青年,由青年创业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相配合,提供3至6个百分点的贴息贷款;一般性扶助,主要针对二次创业青年,由引入参与青年创业扶助的金融机构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提供商业贷款。
搭建能力培训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技能
“在高校建立孵化创业园,是高校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有效尝试。”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助理苟朝莉建议,针对有创业热情的大学生,高校可以从大学四年级开始,从中选拔确实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给予指导,将其创业项目放入孵化园,请专家给予评估和帮助。高校可以通过孵化创业园,将创业教育系统纳入学校教学体系,通过产业政策、企业法规、营销策略、税收尝试、当地经济特色等课程,为学生传输创业专业知识,帮助毕业生带着较成熟的项目走向社会。
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共青团重庆市委分析认为,可选取部分区县作为创业孵化示范点,开展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作,建设集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实习培训、勤工助学、创业孵化器于一体的扶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应明确孵化基地与入驻企业的关系,基地提供服务和支持,企业自主经营发展,以公益性为主,同时提供有偿服务,通过入驻条款相互制约,投资参股或合作经营等关系。基地的基本功能具体为:提供创业孵化场地和孵化企业基本办公条件;协助孵化企业办理相关业务;为创业带头人及孵化企业聘用人员提供档案和户口管理等服务;搭建信息网络平台,提供信息服务;创业项目的开发和对接,引进融资服务等。“在高校建立孵化创业园,是高校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有效尝试。”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助理苟朝莉分析认为,针对有创业热情的大学生,高校可以从大学四年级开始,从中选拔确实具有创业素质的人才给予指导,将其创业项目放入孵化园,请专家给予评估和帮助。高校可以通过孵化创业园,将创业教育系统纳入学校教学体系,通过产业政策、企业法规、营销策略、税收尝试、当地经济特色等课程,为学生传输创业专业知识,帮助毕业生带着较成熟的项目走向社会。
短 评
大学生创业缺乏资金,政府给予支持,这是令人欣慰之事,但为保障创业资金正确分配,在创业资金发放时,一定要谨防“撒胡椒面”现象。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一些省市已设立四五千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但面对数十万毕业生,假如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扶持,效果不会好。
在对大学生能力培训方面,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帮助青年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课堂等形式,对青年创业问题进行经验性总结和前瞻性研究,在理论层面强化对青年创业的指导;宣传创业先进典型,从精神层面激励青年去自主创业。
二是开展创业能力培训,依托有条件的团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素质教育中心等培训阵地,借助职业培训机构,建立青年创业培训基地,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政策和青年创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青年掌握好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融资理财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依托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合作建设创业行动实践基地,组织受训创业青年到企业经营管理岗位挂职锻炼,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三是壮大“创业导师”队伍,实施创业导航行动,组织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和企业家志愿为青年创业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推荐优秀团干部担任青年创业项目经理,全力帮助创业青年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多重问题困扰大学生创业】